台灣資金交易所|部落格
分享FinTech大小事!
Home  /  金融創新思維  /  TFE台灣資金交易所實現了網路銀行的「直接金融」!
金融創新思維
2017-07-18

TFE台灣資金交易所實現了網路銀行的「直接金融」!

shacom Leave a Comment

一、這才是網路銀行的「直接金融」

從二十世紀初網路科技發展以來,全世界的金融業莫不極力尋求網路銀行的作業模式。

英國的ZOPA借貸仲介平台,提供會員信用評等、保險服務及帳款催收的中介角色,為一「近直接金融」的金融商品,但仍然無法成就完全開放、自主的金融服務;美國Prosper則發展出社群概念的直接金融,利用社群關係,經營傳統的存放業務,讓社群的管理者參與利潤分享,安全機制由平台設定借款者信用評等八級,借款者則根據信用評等給付利率,借貸額度則控制在100,000美元以內。

除此,幾乎全世界的銀行都停留在傳統金融服務e化上,就以匯豐銀行推出的Direct來說,也僅止於「網上直接開戶」以及「可設定三個免費帳戶」而已。

喬美公司於2000年就開始佈局網路銀行,尋求直接金融存借平台的建立,發想是來自於我國民間傳統的標會。我們運用標會的「存借一體」,創造雙方零距離交易的機會;我們利用利息的競標,產生資金的最髙配置效率;我們更將傳統標會的封閉型組織走向開放,成就一項傳統銀行存借業務之外的另一種選擇。

十年鑄一劍。為了完成以上這些功能,我們公司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,申請六十多個專利組合,並試行運轉一年多,才交給銀行作業。

從傳統銀行的操作中,我們更發現銀行的作業思維和消費者之間心智的落差,為此,我們公司又提出多項發明,以為彌補。於今,本發明「網路銀行」創造另一種新選擇,可以讓個人自主的運用網絡,完成最佳化的資金的操作和配置。至此,才算是真正成就了網路銀行的「直接金融」。

 

二、發現「標會」之美

長久以來,銀行業都是賺資訊不對稱的錢,而在當前這個網路資訊充分對稱的經濟體中,銀行業的作業環境愈來愈狹窄。西元1995年,美國一羣銀行家邀請微軟總裁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共同討論銀行業的前景。會議進行到一半,這些銀行家們就無趣的、草草的宣佈結束。因為在資訊科技的淹沒下,將來的銀行業將被資訊科技所取代。那次會議,留下一句比爾.蓋茲的醒世名言:「Banking is necessary, but banks are not.」

銀行業得力於資訊科技,成就其龐大的範圍,另一方面卻也因資訊科技而喪失了原來的面貌。在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,銀行業從間接金融走向直接金融;更從資訊的不對稱走向資訊的對稱。

「標會」可以在民間盛行幾百年,自有其道理。此時此刻,讓我們先體會「標會」之美:

◎ 「標會」創造利率的模糊性

「標會」利率的計算,到今天為止,學界還沒有一個清楚的答案,換句話說,「標會」利率是個無解的習題。過去銀行賺資訊不對稱的錢,今日的「標會」則創造一個機制,讓消費者從需求面來自我主張利率,它不僅滿足資訊的對稱性,更反映消費者的利率主張。

◎ 提高資金的操作效率

「標會」借款者和投資者的角色,可因消費者個體資金的需求而改變,面對銀行,消費者「沒有借錢的屈辱感」。傳統銀行處理微貸業務的成本極為髙,透過網路科技和「標會」的機制,則可形塑出一種直接金融的存放款方式,提高資金的操作效率。

◎ 以競標達到資金的最高配置效率

「標會」就是在階段時間內,會員各拿出固定的一筆金額,匯聚起來,利用利率的競標來尋找最需要錢的人,產生資金的最高配置效率。標會網是反映網路世界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直接金融,將投融雙方聚合成一體,在一定期間、一定金額內,應用利率的競標來決定借款者和貸款者。

◎ 組織從封閉走向開放

「標會」的優點就是「投融一體」,消彌了投資與借款之間的距離感;缺點也就是它是「投融一體」的封閉型組織。因此,藉助網路科技,創造「標會」巿場,就可以將小眾的封閉型組織,型塑成開放的巿場。

◎ 「標會」是低風險的金融商品

傳統的觀念,都認為「標會」是髙風險的金融商品,那是私領域的小眾活動,不具徵信機制所給予一般社會大眾的錯誤印象。加入聯徵財力等資料,再運用信用模型、大數據等金融科技,其風險性非常低。此外,標會的運作讓平台可以從客戶的繳款過程中瞭解客戶,也讓客戶可以自我創造信用。

由客戶直接把錢借給借款人,稱為直接金融,存款戶要給付銀行手續費。

◎ 標會網讓銀行成為網路世界「資訊」的擁有者

網路世界誰擁有「資訊」誰就是贏家。在這個過程中,銀行從間接金融走向直接金融,而成為賺取手續費的中介者。銀行表面雖然退出賺取利差的角色,卻成為最大的「資訊」的擁有者。

永豐銀行在「MMA標會理財網」中,累積大量的顧客資料,這些顧客資料從行銷的角度來看就是「寶山」。

◎ 標會沒有借錢的屈辱感

標會創造時下銀行間接金融之外的另一種選擇;可以讓客戶自我創造信用,而成為能夠自我主張個人小金庫,使用時沒有借錢的屈辱感。

◎ 標會網具有利率自主,社群互動的特性

「標會網」和年金、保險、信用卡、、房貸等連結,可產生差異化的年金、保險、信用卡、房貸等諸多商品。其利率自主,社群互動的特性,最符合網民個性,是網路時代的最佳理財工具。

 

三、創造另一金融商品、另一種選擇

標會創造當前間接金融存借體係的另一種選擇,而非要取代目前的存借系統。

今日信用卡之所以能夠成為支付系統的高速公路,主要是來自於VISA的老闆Dee Hock對金錢的看法。他說:「金錢不是紙鈔、硬幣、信用卡,這些都是金錢的形式,而非本質。金錢是一連串受保證的數字而已。」Dee Hock對於金錢異於常人的看法,使他能夠獨排眾議,將信用卡推動成為金錢的介質,並使之從銀行體系獨立出來,而成為支付系統的高速公路。

「標會」從小處看是小眾的金融理財工具;日本人和韓國人卻從「標會」所創造的資本累積能力來看,將「標會」稱之為「無盡業」,就是「信用」可以創造無窮無盡的資金的意思。角度不同,對於事情的觀點也就產生天差地別的變化。

 

 

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簡永松

Previous Article 網路時代信任的顛覆-P2P正要開始顛覆全世界人類的行為
Next Article 超級保險業務員-互聯網保險

About Author

shacom

Related Posts

  • 喬安十年如一日,實踐普惠金融的創新

    喬安十年如一日,實踐普惠金融的創新

  • 金融創新列車上你和我

    金融創新列車上你和我

Leave a Reply

取消回覆

分類

  • Fintech最新趨勢
  • Fintech相關知識
  • TFE觀點與評論
  • 其他
  • 金融創新思維

近期文章

  • 喬安十年如一日,實踐普惠金融的創新
  • 金融創新列車上你和我
  • 金融科技下的大數據應用
  • 《TFE台灣資金交易所》周年感言
  • 抵押型標會,安全的「以錢賺錢」之道!

最新回應

    粉絲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