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資金交易所|部落格
分享FinTech大小事!
Home  /  Fintech最新趨勢 • Fintech相關知識  /  成長駭客(Growth Hack)-網路時代的新行銷模式
Fintech最新趨勢
2016-03-03

成長駭客(Growth Hack)-網路時代的新行銷模式

A/B test, 品牌知名度, 大財團, 成長駭客, 產品研發, 目標客群, 精準行銷 Leave a Comment
growth hack 成長駭客 喬美

筆者身在台灣唯一也是全世界最早涉獵網路金融借貸(Peer to Peer Lending)的喬美公司,深感網路力量的強大,它不僅為人們帶來便利,更顛覆了許多既有的產業,舉凡住宿、交通、零售等生活上甚至筆者所在的金融產業都將因網路而全面洗牌。反映此現象的是越來越多如「Sharing Economy」、「FinTech」等這些新名詞的出現,而近期最火紅的字非「Growth Hack」莫屬。

Growth Hack,依照字面上的翻譯,被稱為「成長駭客」,意思是找出如何讓公司快速成長的方法或捷徑。Growth Hack,其實是網路時代一種全新的行銷思維。它結合了資料分析、行銷、程式撰寫這三項能力,藉由這些能力的結合,發展出一套全新的行銷方式,幫助公司業績飛躍成長。

Growth Hack有別於傳統行銷,花大把的資源投入傳統廣告,舉凡電視、報章雜誌、公車地鐵,又或是找來媒體舉辦大型發表會,認為這樣能提高曝光度,喚醒民眾對於產品的認知。然而這種毫不過濾目標客群、亂槍打鳥的方式一來既不準確而顯得無效率外,更嚴重的是無法追蹤後續成果,更不能與顧客作互動,常常是燒完行銷預算後卻不知道具體的成效如何。這就是為何傳統行銷人員最害怕的就是成本效益分析,因為具體的效益常常無法看見,所以你會發現傳統行銷人員在評估自己的ROI(Return on Investment)時,報酬絕對不會是可量化的數字,而是些模稜兩可如「顧客心中份額」的質化分析。

Growth Hack的作法則是精準行銷,首先藉由程式的演算法定義出目標客群,並運用外掛程式使產品或服務可以與顧客做互動,並將這些互動蒐集起來。這些目標客群通常都不大,但卻能藉由互動深刻了解顧客需求,並即時做出修正。

過往產品研發與行銷兩個部門基本上是獨立的,產品研發部門傾全力打造出他們「自認為」最棒的產品,再交由行銷部門依據上述的方式誘使消費者買單;然而Growth Hack的作法則是產品研發與行銷緊密合作,首先推出「可生存」的產品服務,藉由A/B test的方式從顧客端得到回饋,不斷地修改使用者體驗直到這群目標客戶獲得充分的滿足。

將Growth Hack發揮的淋漓盡致的網路房間搓合平台AirBnB創辦人,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訪問時特別強調:「公司能如此成功,是在起初時轉變了目標,那就是與其讓100萬人喜歡我們,倒不如讓100人瘋狂愛上我們!」這樣的一段話,道出了Growth Hack最核心的理念。

看了筆者上述的介紹,你還迷失在傳統的廣告通路嗎?認為獲得報紙雜誌的報導消費者看到後就會上門買單嗎?以為能接受採訪或是辦場盛大的記者會後就是營收的保證嗎?對於那些滿手現金且已具品牌知名度的大財團或許有效,但對於新創的小公司在既無資源又無知名度下,Growth Hack的方式或許才是唯一且有效的解答。

Next Article Bank 3.0銀行轉型未來式—「互聯網金融公司」還是「金融互聯網公司」?

About Author

Related Posts

  •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海嘯來襲!

   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海嘯來襲!

  • 貧窮是會遺傳的

    貧窮是會遺傳的

Leave a Reply

取消回覆

分類

  • Fintech最新趨勢
  • Fintech相關知識
  • TFE觀點與評論
  • 其他
  • 金融創新思維

近期文章

  • 喬安十年如一日,實踐普惠金融的創新
  • 金融創新列車上你和我
  • 金融科技下的大數據應用
  • 《TFE台灣資金交易所》周年感言
  • 抵押型標會,安全的「以錢賺錢」之道!

最新回應

    粉絲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