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資金交易所|部落格
分享FinTech大小事!

Tag Archives: 阿里巴巴

金融創新思維
2017-05-19

Bank 4.0 的未來發展(下)-兼談喬美公司推出的「台灣資金交易所」

shacom Leave a Comment

網路時代,水平連結的有機生產,生態系的組合,企業間不再是單打獨鬥,而是進入生態系的有機連結,而銀行業正失去資訊流動的主控權。在一個資訊充分對稱的經濟體中,誰擁有資訊,誰就掌控金流的命脈。銀行業失去資訊流動的主控權,銀行業也就從間接金融走向直接金融;銀行的組織結構也就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
Read More

Fintech最新趨勢
2016-06-17

中國校園O2O急速擴張,BAT三巨頭的下一個戰場?

Leave a Comment

6月8日下午,中國高考結束的鈴聲響完,杭州、北京等30多個考場外,魚貫而出的考生馬上被門口高舉的標語吸引:「未能參與你的高中,只願精彩你的大學」、「接下來,讓我們談一場四年的戀愛──我們大學見」。

原來,這是校園生活服務類O2O平台「59store」的活動。作為深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網路平台,59store在中國30多個城市迎接畢業生進入大學生活,和準大學生「搏感情」、搶商機。

Read More

Fintech相關知識
2016-06-07

大數據可提供你什麼服務?

shacom Leave a Comment


「大數據」這詞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成為近幾年最紅的關鍵字,就像2000年科技泡沫時只要牽涉到互聯網,就能吸引眾人的目光一樣,現在所有的公司都汲汲營營的想與「大數據」扯上關係,深怕自己跟不上時代的潮流,進而被淘汰掉。其實大數據的應用以行之有年,早在2001年META集團的分析員Doug Laney就用「3V」來描繪大數據的特性,它們分別是:「Volume」指的是資料的大小、「Velocity」指的是資料傳遞的速度、「Variety」指的則是資料的多樣性,最後於2012年Doug Laney又補上了第四個V:「Veracity」,指的是資料數據的真實性。

Read More

Fintech最新趨勢
2016-04-07

「第三方支付」崛起,創造買賣新革命

Leave a Comment

「第三方支付」近期掀起了討論的熱潮,原因不外乎金管會於3月31日宣佈,「台灣第三方支付股份有限公司」取得專營第三方支付機構核准,同時也是台灣第五家經金管會許可的專營電子支付機構。

第三方支付是什麼?「支付」顧名思義,指的是除了買賣雙方以外的「第三方」,目的是協助兩方的交易模式。一般而言,第三方必須有相當實力以及信賴程度,且屬獨立的機構,並跟各大銀行簽約合作,提供與銀行支付結算的系統介面,藉此成為網路的支付模式。

Read More

Fintech最新趨勢
2016-03-03
bank 3.0 銀行 資金交易所

Bank 3.0銀行轉型未來式—「互聯網金融公司」還是「金融互聯網公司」?

Leave a Comment

會注意到《Bank 3.0》這本書,主要是聽聞這本書在金管會某主管大力推薦下,已成為台灣銀行業的新顯學。許多台灣金融業高階無不人手一本,攤開報章雜誌財經版,近來更是有多家銀行相繼宣示要進行改革,要往Bank 3.0之路邁進。身為一個金融從業人員,身處喬美這家十幾年來堅持金融創新,且以此作為志業的公司,筆者對台灣金融界之保守,可說是點滴在心。如今聽聞銀行將圖改變,難掩心中之澎拜,當然是即刻去書店將此書買下,好好拜讀一番。

Read More

分類

  • Fintech最新趨勢
  • Fintech相關知識
  • TFE觀點與評論
  • 其他
  • 金融創新思維

近期文章

  • 喬安十年如一日,實踐普惠金融的創新
  • 金融創新列車上你和我
  • 金融科技下的大數據應用
  • 《TFE台灣資金交易所》周年感言
  • 抵押型標會,安全的「以錢賺錢」之道!

最新回應

    粉絲頁面